
亳州机场、商杭高铁、引江济淮、城际铁路,这四个大项目一直吸引着市民的广泛关注。在7月17日下午召开的亳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对上述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快来看看都有哪些最新消息!
1、亳州机场
项目有望于2019年开工建设
亳州机场已通过国家民航总局行业评审,选址为涡阳县标里镇刘竹村,距亳州市区直线距离33公里。亳州机场总投资40亿元,其中机场轨道交通30亿元。亳州机场按照4C级标准建设,预留4D级扩建空间,可以起降空客A320、波音737系列及以下型号的民航客机。
今年2月28日,省发改委上报中国民航局,申请对机场预可研进行行业审查,国家民航局已通过审查。3月24日中部战区空军在亳州召开了军民航协调会,明确了航线设置,签订了军地协议。目前正在上报中央军委和国务院进行项目立项审批,项目有望于2019年开工建设。
2、商合杭高铁
有望于2019年开通运营,比原计划提前一年
商合杭高铁亳州段自2015年11月18日动工以来,一直备受亳州人的关注。截至6月底,商合杭高铁亳州市境内67公里的墩柱施工全面完成,正在进行预制梁板架设。与此同时,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亳州南站已通过初设评审,预计今年10月份开工建设。
商合杭高铁亳州段全长约67公里,途经谯城区、亳州经开区,共11个乡镇(办事处),39个村(社区)。自2015年开工以来,总投资960亿元、全长794.55公里的商丘至杭州的商合杭高铁整体进展顺利,中铁21局、中铁电化局、中铁18局三家施工单位正在加快建设。商合杭高铁有望于2019年开通运营,比原计划提前一年。
届时,亳州人期盼多年的高铁梦将成为现实。亳州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商合杭高铁建成通车后,从亳州出发,预计1.5小时左右可抵达郑州、合肥,3.5小时左右可抵达北京、上海、杭州,5小时左右可抵达珠三角地区。
商合杭高铁的开通还将拉近亳州与各大城市的时空距离,为亳州引进省内乃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的中医药、信息技术、机械加工等各方面专业人才提供基础,也为带动亳州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优越条件。
3、引江济淮亳州段
2019年亳州人有望不再饮用地下水
引江济淮亳州段工程作为江水北送的一部分,初设已评审。引江济淮亳州段工程总投资21.02亿元,主要涉及阚疃南闸、朱集闸、龙德泵站及输水管道、城南水库等。按计划,朱集闸计划于9月份开工,西淝河上段疏浚、亳州龙德加压泵站、输水管道、调蓄水库10月份开工,三县约25亿元的配套工程同步推进。
预计2019年可实现供水,将大大缓解亳州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届时三县一区城区将不再饮用地下水。
4、皖北城际铁路网
正式进入规划报批阶段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各项支撑性文件已齐备,正式进入规划报批阶段。
皖北城际铁路网涉及我市主要有两条线路:
一条是淮北—宿州—阜阳,长约217公里,途经蒙城、利辛。
另一条是亳州—蚌埠,长约197.7公里,途经涡阳、蒙城。
两条铁路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小时,与亳州南站、蚌埠东站、阜阳站整体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