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谷歌、IBM等公司之后, 微软也宣布 运用名为拓朴量子位元打造更具有稳定、具有扩充性的新式超级电脑。
为此,微软调派过去曾经担任Xbox、Kinect与HoloLens开发要角的Todd Holmdahl率领量子电脑的开发。 该公司同时延揽量子电脑研究界权威学者,包括荷兰Delft科技 大学教授Leo Kouwenhoven和哥本哈根大学Niels Bohr 研究院教授Charles Marcus。其中Kouwenhoven更是发现马约拉纳粒子存在证据的重要人物。微软已赞助两人的拓朴量子位元的研究多年。加入微软后, 两人仍然保有学术头衔及在大学的资源,原本的量子位元研究也将持续。
微软表示,希望能打造具有实用目的的量子电脑,让不具量子背景的科学家也能用它来解答需要速度极快的运算才能解答出来的困难问题。
微软解释现今打造量子电脑最大的挑战是,量子系统只能在温度极低而不受干扰的环境中存在, 使量子电脑制造条件十分严苛而无法普及。但微软团队使用的拓朴量子位元可以承受热或电子噪音等干扰, 量子态维持较长久,使其可投入实际应用。
微软也将开发可执行于量子电脑的软件,希望能藉此打造更智慧的云端运算环境, 发挥量子电脑模拟实际环境的能力,最终用于解决複杂问题, 像是气候变迁、药物开发、了解农作物生命奥祕以解决全球饑荒等。
Google和美国太空总署NASA组成的量子人工智慧实验团队 , 去年宣布 新一代D-Wave 2X量子电脑研究成果,速度比现有电脑快上1亿倍。IBM也在 今年公布 IBM Quantum Experience量子运算云算平台,开放外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