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古城一期项目正式启动,古镇是这样建成的!

时间:2017-06-13 17:40:11 来源:乐居网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条评论

日前,小编在芜湖市环境保护局发现了一篇最新公告

芜湖古城(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在芜湖市环保局官网上正式公示”,

这也意味着该项目即将正式启动。

根据资料显示,芜湖古城(一期)规划用地面积81707.8平,总建筑面积100500平

主要建设项目包括:对南正街至南门湾的历史街区进行整治改造,对花街进行传统风貌建筑的恢复,将芜湖老城相关的手工业与老字号店铺迁移至此。

芜湖古城修建性规划设计方案汇报片

(时长15′30″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古城总体规划

2016年5月,芜湖市城乡规划局发布《芜湖古城南正街南门湾街区修缮设计方案及花街修建性规划方案》,对芜湖古城的改造做了一份详细的说明。

古城效果图

芜湖公元前109年设县,直到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为拱卫都城建邺(今南京)的安全,孙权于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将芜湖城迁至县内的鸡毛山一带,这也是芜湖作为“城”的最早年代,也是“芜湖古城”的雏形。

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5年),芜湖建造了宋城。自宋以后,元、明、清至民国700余年,“芜湖古城” 因战火又屡遭焚毁,多次原址重建。明神宗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重新建造了“芜湖古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在明代城基上重修,划长街于城 外。至光绪二年,芜湖辟为通商口岸,将残破的城垣拓为环城马路。城内主要由花街、南正街、薪市街、儒林街和肖家巷等历史街区构成,街两旁店铺林立,多为两 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呈徽派民居风格,前店后场,街面材料一律为青石板和麻石条,下设阴沟,其中形成于明万历年间的南正街是我市最早的商业步行街,至今仍保 留着江南历史传统步行街的风貌。

由于芜湖城位于长江和青弋江的交汇处,在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以水运为主要运输方式的时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沿青弋 江的皖南农作区的广阔腹地,芜湖城在唐宋时期得以生存、发展并壮大。明清时期,尤其是1876年芜湖开埠通商后,以李鸿章家族为背景的“芜湖米市”的兴 起,外来文化和芜湖的社会经济迅速交融,进一步发展,使得芜湖城迅速扩张,成为安徽沿江地区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十里长街”和现在遗留的“芜湖古城”就是芜湖曾经辉煌的最好见证,它是城市的“年轮”,也是不可多得的城市文脉。

“芜湖古城”内保留着大量的历史信息,有行政、军事、司法、官府、教育、宗教、书院、商业等,建制十分完整,又体现了芜湖水陆交通和商贸的特色,虽然在明末和太平天国时期多次经历兵燹战火,但是始终保留着的完整的布局,行政、军事、司法、宗教等一应俱全。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徽商文化为主、多种文化汇交,以及悠久的历史积淀,芜湖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灿烂文化--青弋江文化,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在这里,全国最古老的城隍庙现仍香火兴旺,建于宋朝的“县学学宫”—大成殿至今仍保存完好。通过调查摸底,“芜湖古城”内有53处历史建筑保存相对完好,近期又在上述基础上发掘了8处有着浓郁文化底蕴的名人故居(如张恨水故居遗址、钟家庆故居、汪道涵故居等)。如今,历史遗留下来的 “芜湖古城”部分巷道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整体格局,保留着传统的商业风貌。

修缮中的古城

模范监狱始建于清末,建筑形式效仿西方,民国时为安徽第二监狱,建国初成为安徽第一监狱,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模范监狱修缮工作已经开展,主要是对主体建筑修旧如旧,并对周边区域进行景观、绿化等改造。

模范监狱的规模在全国都是少见的,整体修缮完成后,将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久之后

一个全新的古城将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吧!

Copyright © 2012-2019 芜湖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25966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滚动新闻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