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省实施方案》及其解读发布,纳入中原城市群的阜阳等皖北五市,都迎来发展新契机。我市正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摸排落实中。
根据规划,我省将支持蚌淮(南)、宿淮(北)城市组群建设,强化阜阳、亳州都市区建设,推进合蚌淮城镇带、沿淮城镇带、淮阜亳城镇带建设,引导促进各城市之间统筹协调发展,形成皖北城市群。
我省支持蚌埠、阜阳市打造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将阜阳打造成现代医药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增强引领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按照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县城,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加快集聚,形成与中心城市相配套的中小城市集群。
我省将深入推进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百万人口大县扩容提质,将蒙城、涡阳、颍上、太和、萧县人口大县县城建成中小城市,培育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阜阳跻身中原城市群
2016年12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中原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涵盖中原5省的30个城市,明确14个城市成为核心发展区,并联动辐射其他16市。
其中,皖北五市——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纳入规划范围,阜阳作为联动辐射城市被提及。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实际上,早在2010年,中原大省河南就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等相关设想。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阜阳作为中心城市纳入其中。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阜阳、亳州、商丘等位列全国七个潜在城市群之一的豫皖城市群,2030年将建设成熟。这些和中原城市群相得益彰,也为正式发布的城市群规划奠定了基础。
将迎来诸多利好
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首次提出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网络化空间发展格局。 “一核”是郑州大都市区,“四轴”包括沿陇海发展主轴、沿京广发展主轴、济南—郑州—重庆发展轴和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
其中,阜阳在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上。根据规划,这条发展轴将加快郑(州)合(肥)、郑(州)太(原)高速铁路、跨区域高速公路和城际快速通道建设,推动长治、晋城、周口、阜阳、蚌埠等城市扩容提质。
8月11日,省发改委就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解读认为,实施方案的一大亮点突出皖北特点。详情请点击: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省实施方案出炉!快看咱阜阳有哪些机遇?
皖北城市与中原城市群其他地区相比,城市规模、主导产业、基础设施、要素瓶颈等问题更加突出,实施方案重点以提升自我、带动周边、融入中原为路径和目标,引导纳入规划五市聚焦补齐短板,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后发赶超。
人口大市的阜阳,跻身中原城市群将迎来诸多利好。“纳入中原城市群,抱团发展,可以让阜阳享受到国家在财税、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还可依托中原腹地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加强区域内资源和产业合作。”市发改委负责同志表示。
一批交通项目被提及
从国家发布的中原城市群规划以及安徽省实施方案来看,未来,将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或立项。
在中原城市群之间,将鼓励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推广“一票式”联程和跨城市“一卡通”服务,实现城际、城市、城乡客运协调发展。
为此,安徽将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统筹铁路、公路、航空、航运等建设,构建多层次、大容量的中原城市交通大通道。
其中,计划加快建设商丘—合肥—杭州、郑州—阜阳、合肥—新沂高速铁路,完善至全国主要城市的高速铁路通道,实现“市市通高铁”;有序规划推进合肥—蚌埠—宿州—淮北、阜阳—蒙城—淮北等一批城际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