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教育部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小学一年级将开始增设科学课。
据悉,以前,小学三至六年级才开始设置科学课。从合肥市教育局了解到,合肥市各所小学将统一执行这一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增设科学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
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一课时
教育部表示,小学科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2017年秋季开始,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
根据教育部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原则上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教育部要求,要重视实验教学,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教师要加强实践探究过程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学教材有9种版本可供选择
教育部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合理配置小学科学教师,逐步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研人员队伍。要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实验室建设、仪器设施设备和耗材等需要。
从合肥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合肥市各小学早已开始储备科学课程的相关教师,城区现已拥有120多名科学课程专职教师,这些专职教师大都是生物、化学等专业的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均通过人事部门正式的“逢进必考”程序才走上教师岗位的。而长丰等四县的小学则一般由数学等学科的教师兼职。
按照教育部规定,各编写出版单位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对现行小学科学教材进行了修订,并增编一、二年级教材;审定通过的增编教材从2017年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三至六年级使用现行教材。据了解,审定通过的增编教材包括教育科学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多个版本,各地可自由选择。
强调跨领域注重探究活动
根据新修订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位,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培养提问的习惯,以及批判和创新的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活动将是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方式。”强调学生从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提高科学能力,学习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将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综合呈现科学知识,强调四个领域间的渗透和联系,注重整体性。强调科学课程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的相互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