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建筑垃圾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清运完毕,并做好清运信息登记保存工作;无法清运完毕的,应当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所,并采取覆盖、洒水等措施;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要求。
因施工场地限制,无法达到前款第(五)项条件的,经市城市管理部门批准,可以采取洒水车冲洗或人工降尘等其他相应措施。
第十一条【零星垃圾倾倒】 老旧小区(街巷)改造中产生零星建筑垃圾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区域有效隔离,及时处置建筑垃圾,并在处置完毕后二十四小时内将处置情况报告区城市管理部门。
在城市道路进行管线铺设、道路开挖、管道清污等施工作业的单位或个人,应当采取有效保洁措施,按照市政工程围蔽标准,隔离作业,施工完成后二十四小时内将建筑垃圾清运完毕。
房屋装饰装修中产生零星建筑垃圾,业主应当按照物业公司或者村(居)民委员会指定的地点统一堆放,由物业公司或者村(居)民委员会负责统一清运。
第十二条【禁止性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倾倒、处置建筑垃圾,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进行处置。
第十三条【减排措施】 鼓励采取下列措施做好建筑垃圾的减排工作:
(一)选用节能环保材料,优化施工措施,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和建筑垃圾的产生;
(二)采用可重复使用的材料设置施工现场临时建(构)筑物、临时围挡;
(三)按照建设工程施工或者拆除方案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
(四)将可以利用的建筑垃圾作为填充物用于建设工程。
第十四条【收费制度】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具体收费按照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
第十五条【专业化运输】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处置建筑垃圾应当委托已取得建筑垃圾运输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运输。
第十六条【运输许可】 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应当向市城市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建筑垃圾运输经营许可证,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有固定的经营办公场所;
(二)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三)运输车辆为符合国家标准的新型环保渣土车,且自有运输车辆不少于二十辆;
(四)设有相应的车辆停放场地和车辆清洗设备;
(五)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市城市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符合条件的,核发建筑垃圾运输经营许可证,并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车辆予以登记;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核发,并书面告知理由。
第十七条【车辆通行证和单车运输证】 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在承运建筑垃圾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车辆市区通行证后,持下列材料向市城市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建筑垃圾单车运输证:
(一)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明文件;
(二)建筑垃圾运输合同;
(三)建筑垃圾处置责任书。
市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二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符合条件的,核发建筑垃圾单车运输证;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核发,并书面告知理由。
建筑垃圾单车运输证应当载明建筑工地名称、运输单位名称、车牌号、运输期限、运输线路、建筑垃圾倾倒地点等事项。
第十八条【运输车辆】 承运建筑垃圾的车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安装符合道路运输要求的行驶及装卸记录仪或者定位终端设备并保持正常使用;
(二)在驾驶室顶部、车身或者车厢后部、侧面等部位喷涂、悬挂放大号牌,喷印车辆编号及所属承运单位名称。
(三)车辆具备全密闭运输机械装置或密闭苫盖装置。
第十九条【运输要求】 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在承运建筑垃圾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单车运输证;
(二)实行密闭化运输,装载不得超过车厢挡板高度,不得沿途泄漏、散落或者飞扬;
(三)车辆驶离施工工地应当冲洗干净;
(四)按照核定的时间、路线、速度、地点运输和倾倒建筑垃圾;
(五)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环境噪声管理和大气污染防治等规定;